景区概况 |
当前位置:景区概况 >人文历史 >人文典故 |
千年蠡湖春意浓 |
蠡湖,曾名五里湖,又名小五湖,呈葫芦形,分东五里湖和西五里湖,面积9.5平方公里,湖岸线周长约21公里,其中占5.3平方公里的东五里湖,与杭州西湖大小相仿。1979年之后进行的“围湖造田”、“围湖养殖”,使湖面逐年缩小,从9.5平方公里缩至5.6平方公里。近两年“退渔还湖”,环境综合整治,湖面恢复至8.6平方公里,周边湖岸线长达36公里。 五里湖在历史上又称漕湖、孟湖、漆湖。蠡湖大桥跨越风景秀丽的东五里湖金城湾,两端连接环太湖公路市区段——蠡湖大道。此处湖面辽宽达500多米,晴日,湖面波光粼粼、渔帆点点,风景秀丽,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奇故事。蠡湖的名字,来自于范蠡与西施的传说:相传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越在夫椒一战,越王勾践战败被俘。越国大夫范蠡出谋划策,勾践忍辱负重,采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决策,并在诸暨苎罗山若耶溪觅得绝色美人西施,授以辱身报国的使命,进献吴王,使吴王夫差沉湎于酒色,对越失去戒备,并杀掉了忠臣伍子胥。吴国被灭,范蠡功居首位。勾践猜疑心重,只能共患难,不可共安乐。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于太湖,遨游于七十二峰。进入五里湖后,留恋这里的秀丽景色,终日泛舟湖上,久久不忍离去,此后,民间就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古往今来,蠡湖的秀美景色,一直得到有识之士的称颂。明代无锡人华淑,把蠡湖和西湖相比,认为“西湖之胜:以艳、以秀、以嫩、以园、以堤、以桥、以亭、以祠墓、以雉堞、以桃柳、以歌舞,如美人;蠡湖之胜:以旷、以老、以逸、以莽荡、以苍凉、侠乎?仙乎?而于雪、于月、于烟雨,于长风淡霭”则更为悦目爽神。明末王永积在《锡山景物略》中提出:蠡湖缺少的是胭脂,致使西施面上无色彩。如果建楼台、造祠堂、筑湖堤、种花木,蠡湖的景色绝不会比西湖差的。 9.1平方公里的蠡湖被蠡湖大桥、宝界桥、犊山大坝自然地划分为四块湖面--金城湾、东蠡湖、西蠡湖、管社山东湖区。金城湾,是东林党人高攀龙贬官隐居读书的所在地,我们在此建设以弘扬高攀龙"忧国、实学、亲民"高风亮节为主题的文化景观水居苑和高攀龙纪念馆;东蠡湖,以蠡园为依托,建设以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西施隐居于此的文化景观西施庄,在蠡湖公园建设展列古贤今人太湖诗画书法作品的碑廊--水镜廊和展陈祖籍无锡的国际水彩画大师程及作品的美术馆;西蠡湖,建设以范蠡开创的渔文化和工商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景观渔父岛、蠡堤、西堤,建设以纪念无锡邑内治水先贤张渤为主题的、集生态水利人文为一体的渤公岛;管社山东湖区建设祖籍于此的明末义士杨紫渊及后裔杨味云、杨苓茀等历史人物有关爱国主义事迹题材的历史生态景观。 9.1平方公里的蠡湖仅是三万六千顷浩瀚太湖的一泓,规划建设的20平方公里蠡湖地区只是无锡地区小小的一隅,蠡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成长演变苍桑只是太湖无锡地区、吴文化地区长河中的一滴水。基此,我们在制作打造特色文化载体和文化产品的时候,延展深拓、寻根问祖,把"蠡湖文化"涵属于、包容于太湖文化、吴地文化。比如精心建设和布展的蠡湖展示馆,所用的实物、图片、音响和文字说明材料等各类元素,以及演绎山水地貌的苍桑演变和历史溯源,都突破蠡湖地区的狭隘区域局限,放眼太湖--蠡湖,因此展示馆虽以"蠡湖"冠名,就内容的广度和承载的历史纵深度看,实质是"太湖--蠡湖展示馆"。再如,蠡湖公园内建设的水镜廊,长280余米,在其一侧墙壁上嵌列大理石壁雕太湖山水诗画作品28幅,书法作品24幅,无锡出土吴文化文物壁雕复制品12件,诗画书法作者是魏晋以来的古贤今人,主题是吟咏包括蠡湖在内的太湖山水。 |
上一页:蠡湖展示馆 下一页:猪婆龙啃开犊山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