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概况

景区概况

当前位置:景区概况 >人文历史
蠡湖路桥名称的历史传说

1、浦家庄与韶秀桥:蠡湖之光景观处,当年为浦家庄(俗称塘上)旧址,是理想的避风港湾。每逢太湖风浪天,十里八乡的渔民,甚至大批苏州、常州、宜兴等地渔船会集停泊于此,日久天长,形成一个在苏锡常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大型鱼市场。环湖路1号桥位于浦家庄(俗称塘上)之北故旧称塘北桥,老桥重建后取“春入湖山韶且秀”诗句命名“韶秀桥”。

2、苏家渚:据史料记载,元末至正年间,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九世孙自常州迁居无锡,十一世孙定居蠡园镇苏家渚(现渔父岛以东),并建有苏家祠堂。环湖路3号桥位于苏家渚附近,为纪念“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取苏东坡“翠点春妍”诗词命名“点春桥”。

3、望湖桥:明代时地处扬名乡的无锡南城门名为“望湖门”。当时蠡园镇属扬名乡,于南城门高处远眺蠡园镇,只见广袤大地一派绿色,蠡湖湖面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环湖路4号桥位于蠡园镇蠡湖边,命名“望湖桥”既名副其实,又很有文化气息。

4、倚虹桥:1934年农历正月十六日,逢荣德生老先生60寿辰。他将亲友馈赠的寿礼建宝界桥,于217日动工,仅用173天大桥就合龙通车,大桥的60个桥孔,象征着荣老先生的60岁寿辰。1994年,荣德生老先生诞生120周年之际,由荣老先生之孙,香港中信实业公司董事长荣智健先生捐资3000万元人民币建造新桥,10月正式通车,时任副主席的荣毅仁亲临无锡为通车仪式剪彩,并欣然命笔题写了“宝界双虹”,桥北堍一座琉璃瓦顶亭子,内存“宝界双虹”碑刻,成为五里湖畔新景观。环湖路5号桥紧邻宝界双虹桥,命名倚虹桥。

5、国学桥:环湖路6号桥位于规划望桥路交叉口东侧,与茹经堂隔湖相对。我国近代爱国教学家、国学大师唐文治(号茹经)先生,于19204月,在蠡园镇开办国学专修馆(后改称国学专修学校),为首任校长,后人集资建“茹经堂”。为纪念国学大师唐文治(号茹经)先生,曾在蠡园镇开办国学专修馆的功绩,新桥沿用国学桥老名,旨在弘扬茹经先生爱国兴教的民族精神。

6、渔庄桥:环湖路7号桥位于蠡园公园(旧称渔庄)旁边。1930年,陈梅芳投资在此建造渔庄,1954年后并入蠡园,将7号桥命名渔庄桥方位明确,又能弘扬民族工商业者造福乡梓热爱家乡的精神。

7、蠡踪桥与蠡隐桥: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功成身退后,偕西施乘船经骂蠡港“泛舟五里湖”,在此“种竹养鱼”,写作的《养鱼经》堪称世界上部科技著作。将横跨骂蠡港的桥梁命名“蠡踪桥”,将东许巷浜上的桥梁命名为“蠡隐桥”,既有鲜明的方位特征,更能体现滨湖城市的地方特色,也为明代大诗人文徵明“何处堪追范蠡踪”的诗句做了注解。

8、水居桥:东林党人高攀龙,因抨击阉党擅权遭谪后于蠡湖畔建一读书处——“水居”,终日功读诗文,不忘“以天下为己任”。将建在“水居”遗址旁惠巷浜上的桥梁命名“水居桥”,意在弘扬东林党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9、暂渡桥:相传公元1403年,明朝建文帝曾落难无锡,在蠡湖边“落霞庵”避难一宿后,被官兵追杀,在“暂躲桥”与“连躲桥”一躲再躲,“暂躲桥”与“连躲桥”因此得名。蠡溪河上新建桥梁命名为“暂渡桥”,音近意同且文雅。10、高渡桥:当年高攀龙经常与东林党人去鼋头渚共商救国之道,其车马常于高车渡摆渡,把高车渡东支浜桥命名为“高渡桥”后,与市中心的“高子止水”遗址遥相呼应。

上一页:猪婆龙啃开犊山门
下一页:蠡湖的传说
    
导航快速链接: 景区概况 | 景区动态 | 旅游服务 | 商务资讯 | 信息公开 | 志愿公益
COPYRIGHT © 无锡市蠡湖风景区管理处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投诉电话:0510-85125772 【您是第 999317 位访问者】
苏ICP备18065663号-1